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期刊介绍
  • 投稿指南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导读
期刊介绍
投稿指南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联系我们

综合新闻

  • 楼兰古国到底是什么人种(《妇女研究论丛》)
  • 妇女研究论丛专科论文(妇科论文集)
  • 妇女研究论丛会计实践论文(如何给论文选题)
  • 谁说年轻人不想婚育?
  • 视点|生育政策影响大学生婚育观念

通知公告

  • 《妇女研究论丛》数据库收录影响力
  • 《妇女研究论丛》栏目设置
  • 《妇女研究论丛》刊物宗旨
  • 《妇女研究论丛》征稿要求
  • 《妇女研究论丛》投稿方式

您现在所在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《中国雕塑史》表情包:“俑”是真俑,只是看(2)

来源:妇女研究论丛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年06月22日 12:42:41
【作 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 要】:▲ “像极了用美图秀秀自拍的你” 鸟毛屏风美人也足以反映初唐末至盛唐的风俗。其名源自鸟毛所制的衣服。立女俑在面、手部有彩绘,衣服都贴了鸟毛

▲ “像极了用美图秀秀自拍的你”

鸟毛屏风美人也足以反映初唐末至盛唐的风俗。其名源自鸟毛所制的衣服。立女俑在面、手部有彩绘,衣服都贴了鸟毛作为装饰。鸟毛衣服出自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。她有尚方织成的毛裙,用百鸟的毛,正看为一色,旁看为一色,日中为一色,影中为一色,百鸟的形象,都可以在裙中见得。裙子一共造了两条,一条献给了母后韦氏,花费达百万。又令尚方取百兽的毛做鞯面,上面有百兽形象。韦后又下令收集鸟毛做鞯面。自从安乐公主作毛裙后,百官之家争相效仿,以致江岭奇禽异兽的羽毛都被采尽了。由是可知,这架鸟毛屏风正是羽毛衣服盛行的反映,所以这件服饰成为唐俑断代的有力旁证。

▲ “我好像出门没有戴口罩”

▲ “对脸型感到惆怅”

胡服俑

前述诸俑中,有牵着骆驼和马的两人,无疑是胡人,但也有不是胡人却穿着胡服的。自汉武帝开西域,大秦以东诸国与中国交流频繁。到了隋代,有不少国家参与朝贡,大业三年(公元607年)冬,隋文帝下令在都城举行大戏,征集各地有奇伎异能的人在端门街献艺。隋炀帝时,西域诸国都到张掖进行贸易。唐代,波斯商船大量来往广府。西汉灵帝喜好胡服、胡帐、胡床、胡饭、胡箜篌、胡笛、胡舞,贵戚也都竞相攀比。晋泰始之后,人们都喜欢用胡床、貊盘,富贵人家都有胡族的用品,每逢宴会,就拿出来用。大康年间,又用胡人的毡毳做头巾、络带袴口。唐开元以来,太常乐也推崇胡曲,皇家贵族宴会时吃的都是胡食,官宦女儿竞相穿着胡服。天宝年间,贵族及士民喜欢穿戴胡服胡帽,妇人则戴簪步、摇钗,衣袖窄小。此就是前述四女俑的窄袖。

▲ “——你会功夫吗”

▲ “——你会freestyle吗?”

▲ “我就笑笑不说话”

比起其考证价值和种类演变,小编比较注意的一点是,先贤们曾就俑人的正义性做过深入的探讨。子游曾经问孔子,给死者埋葬涂车刍灵,自古就有,但是今人有的用人偶,这是不是不利于丧葬。孔子回答说,善良的人用刍灵,缺少仁德的人制作人偶,这就等同于是活人殉葬。孟子答梁惠王时曾说:“仲尼曰:‘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!'为其象人而用之也。”大概意思是第一个用陶俑(代替人殉)的人,难道没有子孙后代么?你们不担心把世风带的日下,将来又恢复活人殉葬,来殃及你们的后世子孙吗?这也是老夫子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换位思考代入思考的一贯理念写照。贾公彦认为:“上古有刍人,至周不用,而用象人,则象人与刍灵别也。”以象人为俑,因其拟人性过高,孔子认为这是用活人殉葬的先召,因此悲痛叹息。尽管圣人并不赞同,但刍灵进化为俑同样是大势所趋。

其实在当下,俑葬之辩仍然存在,在某些不人道的事上,用拟人度强的“俑”来代替“人”,究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,还是换汤不换药的警兆?热闹看完,也许这个可以好好思索一下咯。

【摘自:《东洋镜:中国雕塑史》(全三册) [日]大村西崖/著 赵省伟/主编 疏蒲剑 姚奕崴 管浩然/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北京书是生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】

? 中国雕塑艺术“四大名著”之一

? 中国雕塑通史奠基之作

? 全世界率先在大学开设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授

作者简介

赵省伟:“西洋镜”“东洋镜”“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”系列丛书主编。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,自2011年起专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,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、德国报纸和书籍。

大村西崖(1867—1927):首个在高等学府开设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授,也是运用近代观念和考古材料研究中国美术的开创者。1893年成为东京美术学校雕塑专业第一届毕业生,1902年任东京美术学校东洋美术史教授。1921年10月—1926年5月,曾先后五次访问中国,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。(1926年专程到苏州吴县甪直镇保圣寺考查罗汉塑像)。出版有《中国美术小史》(1910)、《中国美术史·雕塑篇》(1915)、《中国美术史》(1924)、《中国古美术图谱》(1925)等。

文章来源:《妇女研究论丛》 网址: http://www.fnyjlc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622/545.html
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下一页
  • 上一篇:诗礼簪缨的北京完颜氏家族
    下一篇:巾帼小考 | 孙晨阳

    妇女研究论丛投稿 | 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| 妇女研究论丛版面费 | 妇女研究论丛论文发表 | 妇女研究论丛最新目录
    Copyright © 2021 《妇女研究论丛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    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