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期刊介绍
  • 投稿指南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导读
期刊介绍
投稿指南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联系我们

综合新闻

  • 楼兰古国到底是什么人种(《妇女研究论丛》)
  • 妇女研究论丛专科论文(妇科论文集)
  • 妇女研究论丛会计实践论文(如何给论文选题)
  • 谁说年轻人不想婚育?
  • 视点|生育政策影响大学生婚育观念

通知公告

  • 《妇女研究论丛》数据库收录影响力
  • 《妇女研究论丛》栏目设置
  • 《妇女研究论丛》刊物宗旨
  • 《妇女研究论丛》征稿要求
  • 《妇女研究论丛》投稿方式

您现在所在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这位乾隆时期的奇女子,令世间才子才女相形见(2)

来源:妇女研究论丛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年06月22日 12:42:12
【作 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 要】:遗憾的是,该文有一些不实之处,比如说王贞仪是“全世界最早的准确月食成因解释”者,又说她是“全世界唯一一个结合宏观和微观来阐释为什么人眼所

遗憾的是,该文有一些不实之处,比如说王贞仪是“全世界最早的准确月食成因解释”者,又说她是“全世界唯一一个结合宏观和微观来阐释为什么人眼所见‘天圆地方'的科学家”,还称她是“安徽数学学派的骨干”,还说王贞仪在当今西方社交网上刷屏……这这这,倘若王贞仪地下有知,以她亢直耿介的个性、求真务实的精神,恐怕躺不住了……

不过,说王贞仪29岁过世,倒不是那篇文章的原创。陈垣弟子刘乃和先生也说王贞仪“生于乾隆三十三年(1768),死于嘉庆二年(1797),年30岁,实足年龄29岁。”(刘乃和:《王贞仪和她的德风亭集〈德风亭集〉》,《历史文献学研究论丛》第386页)。后来一些研究者也采取这种说法。他们所据材料都是钱仪吉所撰《术算简存序》(钱仪吉《衎石斋记事稿》卷三,清刻本)。

王贞仪生前与钱仪吉的七姑钱与龄是好友。贞仪临终之前,嘱咐丈夫詹枚把自己平生手稿全部交给钱与龄。几年后,钱仪吉探望姑姑,看到那些手稿,专门抄录其中的《术算简存》一书,并为之作序。序中说:“夫如其言,则尽以致我姑,时嘉庆二年也……贞仪没时年止三十。”学者们以嘉庆二年虚岁三十推算,得其生于乾隆三十三年之论。

钱仪吉

可是,《德风亭初集》卷一《历算简存自序》落款曰:“乾隆五十七年岁次壬子躔宫室,金陵女子王贞仪德卿氏撰,时年二十四。”从这份材料,可推算其生年为乾隆三十四年(1769)。另外,《德风亭初集》卷十二《题女中丈夫图》自注曰:“二十五适外。”适外即出嫁。卷八《敬书先大父惺斋公读书记事后》作于出嫁次年,则当时虚岁二十六,该文落款题“甲寅”,即乾隆五十九年(1794)。将这两份材料结合起来推算,她的生年也是1769年。

钱仪吉的相关叙述,部分来自詹枚为贞仪撰写的小传(已佚),部分来自他姑母钱与龄的口述。而《德风亭初集》文本中的相关岁月、年龄乃是贞仪自述,更堪信据。

28岁过世而有如此成就,绝对堪称天才。

04

内外驱动

几乎所有天才,生来都带异闻。据詹枚撰写的小传,王贞仪在母亲洪氏肚子里呆了十三个月才降世。十三个月,比常人多了好多天呐,不过和哪吒相比就不值一提了(偷笑)。

贞仪降世之所,是一个正在没落的官宦之家。祖父王者辅,字觐颜(一作近颜),号惺斋,安徽天长人,寄籍南京(金陵)。受知于名臣孙嘉淦,由廪生保举入仕途。从广东海丰县知县做起,最高做到京畿宣化府知府,因而王贞仪在《德风亭初集》有“先大父宣化公”之说。王者辅仕宦经历曲折,时上时下,曾几次被皇帝接见,也曾几次遭遇牢狱之灾。据笔者考证,王贞仪出生的时候,王者辅已经七十多岁,早已离开官场,隐居金陵家中。大概由于贞仪幼时即展现出超人的聪慧,祖父将她视为可造之材,令她呆在身边,教她历算知识。祖父是贞仪成才最重要的外因。

可惜没过几年,祖父因故被流放吉林,后来死于当地,贞仪失去了她唯一的天文历算学老师。

好在家中藏书甚多。她广泛阅读前人在天文历算、数学等方面的著述,自称“复读家藏诸历算书善本十余种,潜心稽究十余年不稍倦”。从《德风亭初集》中的相关文章,笔者估计王贞仪接触过的科学著述比她所说的更多,达到二三十种。以书籍为舟,以思考为桨,冥思苦想,并善用实验工具,使得贞仪在很多问题上获得真知灼见。对月食原理的领悟,就是在熟读前人著作并反复思量之后,通过亲手实验而彻底弄清的。

贞仪有一首《自箴》诗:“人生学何穷,当知寸阴宝。所难在实践,所尚在闻道……”唉,勤奋也是一种天分哪!所谓天才,大概不仅智商过人,而且具有超强的内驱力吧?

05

足行万里

由于祖父迁居金陵,王贞仪生于斯长于斯。她28年的生命,大半交付了金陵。无论身在何处,金陵是她最深的系念——她去世那年留存的诗作很少,其中就有一首《嘉庆丁巳春季怀金陵诸女伴》。其《德风亭初集》之所以能流传至今,也是受了金陵的护佑——民国初年,有个叫蒋国榜的金陵人,编了套《金陵丛书》,将《德风亭初集》收了进去。(蒋国榜写个篇跋文,简叙《德风亭初集》是递经哪些人传下来的。)

不过,贞仪一生可不曾囿于金陵,而是“足行万里”。这一点,恐与今人对古代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刻板印象也相差万里!根据《德风亭初集》诗文内容,王贞仪至少到过江苏、山东、京畿、辽宁、吉林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江西、浙江这些省份,翻越过泰山、华山等名岳,横渡过黄河、长江、珠江等大川。她一生约有三次跨越多省的长途旅行。第一次是十一岁时随祖母董氏赴吉林探望流放中的祖父。第二次是十四岁时祖父去世,随家人奔丧吉林。一家人扶榇回到金陵时,她已十六岁。第三次远行,是回到金陵不久,又侍祖母董氏北上,至京师逗留,西折关中,南过荆楚,至粤地居留数月。此次旅行之目的应是走亲访友,寻求资助,以厚葬祖父。

文章来源:《妇女研究论丛》 网址: http://www.fnyjlc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622/542.html
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下一页
  • 上一篇:乘风破浪的姐姐们,也有“中年危机”
    下一篇:浅论扶手椅之流变 — 兼记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

    妇女研究论丛投稿 | 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| 妇女研究论丛版面费 | 妇女研究论丛论文发表 | 妇女研究论丛最新目录
    Copyright © 2021 《妇女研究论丛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    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